时间:2023-06-02 19:10:35 | 浏览:11
小桥、流水、人家,人们习惯于用这样的语句来形容姑苏水城。然而,云南省西北部的一座小城,却把这种江南水乡的风情搬上了海拔二千四百多米的高原。南宋末年,丽江人的先祖就在狮子山麓建房筑城,这个地处交通要道的小城很快就发展成远近闻名的贸易中心。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小城地处金沙江的江湾,云南省丽江市,所以小城由此得名丽江古城。
说到丽江古城,首先要说说丽江的水。从城北流入的玉泉河水分成很多个支流遍布全城。生活在这里的纳西民族便沿着弯曲的水流在河道两边建起房屋,一些房屋甚至就建在水路之上,将一些细小的支流涓进自家小院,形成水流穿墙过户的独特景致。这种依照地势高低建成的三口水井,人们把它叫做“三眼井”,三眼井实际上一个泉眼出水,泉水由上眼向下眼流淌,上眼水,清冽甘甜,可直接饮用。中眼洗菜,下眼洗衣,各司其职。并且每天清晨井水仅供饮用,十点过后才可以洗菜洗衣。
有人说,在丽江古城永远都不会迷路,沿着青石板路逆着水流的方向走,就一定会走到古城的心脏四方街。它是位于古城中心的梯形小广场,因形状与知府大印相似,取四方的寓意而得名。四方街的面积仅有半个多足球场大小,然而早在明清时期,这里已经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货物集散中心。是滇西北地区最大的商贸集市。每天傍晚,四方街都要进行一次清洗,当地人叫做洗街。四方街的西边有一条西河,把西河上的水闸关闭,漫出河床的水就自然流向位置较低的四方街,将集市上散落的垃圾冲洗干净,污水顺流而下,可以灌溉城南郊区的农田。这种靠水吃水的智慧一直沿袭了几百年。
我们今天把丽江叫做古城,其实他并非一座完整意义上的城池。城这个概念自古以来都是与围墙相联系的,而丽江却没有围墙,这是为什么呢?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丽江的纳西族土司主动选择归顺,朱元璋对此大加赞赏,他便将自己朱自性的一撇一横去掉,赐给了纳西土司“木”这个姓氏,因为土司姓木,如果修建围墙,木字就变成了“困”字,非常的不吉利。而且当时丽江的四周汇聚了藏族、彝族还有白族这样强大的族群,修了城墙意义也不大。所以,相对弱小的纳西族先民们干脆不设防,以中立的姿态迎接八方的来客。这样,一座没有界限、开放而又包容的城镇就形成了。
这座奢华的建筑群便是木氏土司的官邸木府。整个建筑群坐西朝东,呈对称布局,是典型的中原建筑格局。府内翠竹垂柳,泉水长流,又可见白族和纳西族传统民居的特色。
据丽江府志记载,鼎盛时期的木府仅中轴线就有369米长,其中楼台亭阁数不胜数,古城中随处可见明清风格的古老建筑。这些民居多为木质的两层楼房,采用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式结构布局,这就是照壁,也就是院子的围墙,上面往往装饰着主人喜欢的山水或者书法。
面对照壁的就是正房,留给家中长辈居住。东西厢房略低,三间房屋和一面照壁围成一个封闭的院子。中央的天井常常铺设鹅卵石,种上四时花木,供主人休闲纳凉。四合五天井的结构则是用一间下房代替了照壁,结构上更像老北京的四合院。凝视这些古老的建筑,很难相信他们在建筑过程中并不使用一根钉子,保留了钢筋水泥发明前的淳朴与自然。
同样淳朴的还有丽江的人,那些女子热情爽朗,以勤劳著称,就像他们的羊皮披肩上七个刺绣圆盘所象征的一样,“肩担日月,背负星星”也被称为披星戴月。据史学家考证,生活在丽江的纳西民族是古代羌族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就迁移到这里居住,他们也为丽江带来了这个民族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东巴文化。
东巴是纳西语中智者的意思,原是指纳西族东巴教中的祭祀。在纳西人心目中,这些智者学识渊博,他们给纳西人占卜,逐渐成为东巴文化主要的传承人。在孩子们的课本上,那些弯弯曲曲的文字正是东巴文化的载体。
东巴文字这种文字比甲骨文还要原始,最早是写在或者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东巴时代用他们书写,记录了纳西族的宗教、历史和民俗活动。如今,在丽江古城,依然可以找到书写东巴字的东巴纸坊。老东巴穿着庄重,头戴标志性的五佛冠,用竹笔蘸上墨汁,在东巴之上安静地书写,细细地端详这些灵动鲜活的图形文字,虽不能读,其中的寓意也能猜出几分。
几百年过去了,丽江古城依然拥有着初见时的古朴与静美,在雪山脚下演绎着人与自然最和谐的共生。
今天说说丽江三个古镇:大研古城(丽江古城)、束河古镇、白沙古镇。第一次来丽江旅游,大多数人主要是冲着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的美誉慕名而来的。1、丽江古城,又名大研古城,因古城没有城墙、且地形犹如一盘砚台、城中流水贯穿而得名。丽江古城的面积
束河古镇位于丽江古城西北,在丽江是所有景区的核心部位,是游览丽江古城、泸沽湖、玉龙雪山、三江并流、长江第一湾风景区的枢纽点。 丽江有3大古镇,束河古镇、大研古镇、白沙古镇,很多人来到丽江,大部分都去了丽江古城(大研古镇),而另外两个古镇反倒
来到云南丽江游玩,这里的古镇颇为出名,我觉得去看丽江古城和白沙古镇就不用去别的古镇走走看看了,这两个古镇已经可以代表整个丽江的古镇了。同行的人却反驳了我的想法,带我走进了丽江的另一个古镇--束河古镇。束河古镇给我的感觉便是人很少,很安静,很
我们说的丽江古城,通常说的是丽江大研古镇。距离大研古镇大概7公里,还有一个古镇叫束河古镇,它跟大研古镇有很多相似之处,有人干脆称它为“另一个丽江古城”。尽管如此,束河古镇远远没有丽江古城热闹,要清净很多。如果你在旺季来到丽江,厌倦了丽江古城
束河古镇街道好久没更新文章的形式了,今天有空来整理下出行这十几天的游玩景点攻略,分享给大家;三月丽江古城的风很大,白天烈日当空,早晚温差大,三月来丽江记得做好护肤防晒工作。今天先写束河古镇攻略吧!蓝天白云束河古镇,纳西语称“绍坞”,是纳西先
到丽江来旅游,很多人搞不清楚丽江古城和大研古城的区别,纠结于是住大研好还是住束河好。本文简单明了告诉你丽江这三个古城的区别。丽江有三个古镇,即大研古镇、束河古镇、白沙古镇,这三个古镇组成丽江古城。游客常说的丽江古城其实指的就是大研古镇,也就
丽江,一个文青聚集的圣地。很多人都对丽江古城---大研古镇都有所耳闻,但其实还有一个古镇:束河古镇。我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个古镇。束河,盘桓在茶马古道上,纳西语称:绍坞。有“清泉之乡”的美誉,在2005年更是入选CCTV“中国魅力名镇”。 我
曾几何时,我们吸多了雾霾渴望原滋原味的蓝天和白云;曾几何时,我们天天忙于工作应酬,开始向往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曾几何时,我们数着羊才能入睡,奢望能枕着溪水入眠,伴着鸟叫醒来;而这一切,在束河在云山美地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第一次去云南,第一次去
丽江古城有三个古镇,大研古城人最多,比较热闹,白沙古镇相对比较古老,而束河古镇,面积只有大研古城的三分之一,人不多,最为清静。束河古镇,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
说起丽江,作为滇西北高原上的一颗明珠,这里绝对是大大的有名!大家认识丽江,更多是因为旅游。也正是因为旅游,让这座城市从历史到文化被世人从新认识。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22种少数民族聚居区,通往香格里拉、泸沽
城市对我们来说是方便又快捷的社会集合,他一方面带给了我们与众不同的生活体验,一方面又让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严重的污染。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难免会让大家时不时的想要逃离,这个时候,清新而又自然的古镇就显现出了属于它的光芒。云南有一处古镇
束河古镇,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
#我想对你说#当我们在白沙古镇等候6路公交车的时候已经傍晚6点了,就算丽江天色暗的比较晚,当我们到达束河古镇的时候,太阳已经完全下山了,天光泛着微微的蓝色,不禁加快了脚步。看到一个小吃店,我强烈建议大伙尝尝鸡豆凉粉,20年前第一次来丽江,印
图/文 黛瓦粉墙束河与丽江比邻,都是当年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束河的名气不如丽江,但论清丽秀气,丽江不能比。秀气指斯文、优雅和不庸俗,在束河表现为格局开敞,街巷不重样,绿植自然疏淡,商业气不重,行走其间较为随性、自由和放松。滇西北高原早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