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6 21:17:28 | 浏览:5056
吉水古镇距望江县城南约1.5公里处,是一个近千年的历史古镇,也是望江县历史上八镇之一。它坐落在华阳河(古名杨溪河)北岸,古镇的码头(旧名南关)对岸是杨湾出水口(旧名计家套)。因水流湍急,故名“急水”。吉水古镇因历史久远,以商业繁华而闻名长江中下游,现在民间还盛传吉水当时有前街后街,“上有九姓渔户,下有八大芦商,中有盐旗典当”,并誉之为“小南京”。当地乡绅们为了取吉祥之兆,把“急水”改为“吉水”。
吉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位于长江北岸的望江县南,居杨溪河(今华阳河)北岸,东与天河村隔河相望,南邻吉水河,西与杨湾镇丰大村接壤,北连望江县城。
历史上的吉水,船舶如织、商贾如云,有“小南京”之称。只是如今,物是人非,繁华不再,历经岁月沧桑,徒留青石老街、断壁残垣,默默地在风雨中诉说着昔日荣光。
每天承载渡船的渡口
青翠的河堤
破旧的老屋
一人巷
镇宅石----泰山石敢当
文革中留下的印迹
老屋一角
吉水古镇居古雷口与泊湖之间,自明朝开始到清朝最为繁盛。雷水上游的黄梅、广济、太湖、宿松诸县物资多水运经此出大雷口。宋代以后沙塞大雷口,雷水改道由华阳入江,吉水距江更近,商业发展迅猛。明清时期,镇上设有巡检司、江防汛站。民国初年设厘金局,派驻水上警察。太湖、宿松两县在此设立盐旗。镇上有当店多家,时有“九典(当店)十三旗(盐店)”之称。民国10年至20年间为吉水古镇鼎盛时期,上下街和横街约1公里,商铺、作坊达200余家,居民超1000人。后来,华阳河口建闸,内河船只不能直通长江,吉水市场渐趋萧条。
吉水最有名气的历史故事当属二十四孝之一的王祥卧冰
王祥,晋代山东临沂人,因避战乱来到望江城南的一个村庄隐居。其生母早年去世,继母不慈,他亦尽心侍奉。一个数九寒天,继母患病,想吃鲜鱼。王祥四处都买不到,于是不顾天寒地冻,跑到村外的池塘解衣卧在冰上。厚冰被他暖乎乎的身子化开了一个窟窿,越出一对鲤鱼。继母吃过鲤鱼,病痊愈。从此,人们称他卧冰处为“卧冰池”,所居村庄为“王祥村”,并建“卧冰亭”以示纪念。
水府三神庙,位于吉水东街,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宗三庙”
有诗云:
岸上花根总倒垂,水中花影几千枝。
一枝一影寒山里,野水野花清露时。
故国几年仍缙笏,异乡终日见旌旗。
凯歌声息连云起,水族诸神知未知?
第一神:洋子江上水府显灵至圣忠佐济江王之神。
第二神:洋子江中水府显灵顺圣忠佐平江王之神。
第三神:洋子江下水府显灵大圣忠佐通江王之神。
这块永远碑是清嘉庆年间所立,是关于盐商在此经营置地的合约.
永远碑残缺,居住在这里的先人名讳还是很清晰的。
这块清雍正十年"永革各匠差徭碑记"对研究清初的税捐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这里的主殿供的是靖江王。
靖江王:为巩固明朝朱姓的一统天下,朱元璋采取了"众建宗亲以藩王室"的政策,于洪武二年【1369】定封建诸王之制。洪武三年【1370】封诸王子为各地藩王。在22个藩王之中,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
朱守谦,1361——1392,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侄孙,第一代靖江王。父文正,朱元璋长兄兴隆子。守谦幼名铁柱,生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九月十九日。父亲大都督朱文正被黜时。铁柱已知事。元璋抚其顶曰:“儿无恐。尔父不率教,忘昔日之艰难,恣肆凶恶,以贻吾忧。尔他日长大,吾封爵尔,不以尔父废也。尔宜修德励行,盖前人之愆,则不负吾望矣。”育之宫中,教训甚笃。吴元年更其名为炜,后又改名守谦。洪武三年四月七日分封诸子,果将守谦封为靖江王,而以南昌王为始祖。因此文正亦得以列祀于靖江王国宗庙。
望江吉水古镇,属楚头吴尾,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水路交通便利,不越雷池半步也源于此。
当年陈友谅和朱元璋在此大战,民众多拥朱氏,可能有关吧。
六十年前,解放全中国,横渡长江。这面旗帜上记载了吉水人民参与渡江战役一事。
偏置一隅的几块木牌,记录上清龙虎山的事,这与道教有关,是为了什么呢?
还有三圣殿,恐怕寺里的管理人员也说不清
刘关张殿
财神、文官俱到。
建筑规模还算不错吧
昔日的繁华终究难以再现,一条老街,一座古镇,早已烙上岁月的印记,成为历史的一个标记,那见证了曾经的吉水,曾经的望江。
来源 / 安徽文化网/龙眠久子
沙溪古镇大理周边的沙溪古镇,古朴安静而精致,漫步古街红砂石板,登上古戏台,看一看四方街铺面和马店,走一走黑潓江上玉津桥,到兴教寺感受各种流派佛教合而为一的寺庙,听一听沙溪洞经古乐,体会古老民族的古音乐的韵味…古镇的夜晚特别安静幽美,在这里静
双廊古镇——下关风 上关花 苍山雪 洱海月大理的美,不是江南小镇的那种柔美,也不是丽江那样的浮华。它就像一位清纯自然的邻家女孩,含蓄、素颜、原汁原味。在大理,上苍山、下洱海,看过上关的花、也吹过下关的风,绕环海路骑游过,在客栈发呆过。而这,
吉水古镇距望江县城南约1.5公里处,是一个近千年的历史古镇,也是望江县历史上八镇之一。它坐落在华阳河(古名杨溪河)北岸,古镇的码头(旧名南关)对岸是杨湾出水口(旧名计家套)。因水流湍急,故名“急水”。吉水古镇因历史久远,以商业繁华而闻名长
安徽,长江、淮河流经这里,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大别山等名山美景闻名世界,徽派建筑古村落的水墨淡雅,徽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等多元的文化级特征在这里体现,而皖南与淮北的景致与文化又各不相同,非常值得一赏。长江以南的皖南
喜洲一座恬静而优雅的小镇,她没有太多的商业气息,也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适合发呆~- 喜 洲古 街 -踩着古韵的青石板,穿过古老的巷子,去寻找那些遗落在光影斑驳中的历史。漫步在喜洲的小巷,轻轻触摸这里的每一缕气息,欣赏白族传统手工艺——扎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