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4 08:26:21 | 浏览:916
“我想不到,在国内这么偏僻的地方,见过这么体面的市镇,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活水:一出门,便可以洗菜洗衣,而污浊立刻随流而逝。”
——老舍先生的《滇行短记》
严家大院
这是老舍先生初次到喜洲古镇时,对喜洲的赞美溢表于言辞。而我对喜洲古镇的第一印象:清净自由,微风拂面,漫步古镇,一路上草木相伴,凉风相随,静享属于自己的静谧时光。我从未对任何一个古镇有过高的评价,毕竟去过的古镇都基本如出一辙,有古建筑、有古镇特色但还夹杂着浓郁的商业气息,而喜洲古镇却大不相同,不但原生态,还带着一股耐人寻味的古朴韵味,所以去到大理,喜洲古镇便不可不去。
喜洲古镇
千年古镇——喜洲古镇
喜洲古镇位于大理以北18公里,东临洱海,西倚苍山,是洱海西岸白族百姓聚居的古老村落,翻看中国历史,喜洲为“南诏”王国时期的重镇,如今已有千年历史。喜洲建于隋唐时期,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商贸繁盛,人文荟萃,至今保存有完整的白族民居建筑。
古镇内那一座座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建筑风格都是传统的“三坊一照壁”,镇子的格局也是延续着“四合五天井”的庭院格局,极富民族特色。喜洲镇压中心四方街,有一座名为”文明坊“的石坊算是喜洲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据说是明代镇上出了几位进士后才修建;中心四面均为商铺,见证着古时商贸云集,繁华的景象。
文明坊
从四方街中心散射分布的这几条主干街道只需半天时间便能逛遍,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建议你穿进小巷子,去寻找那些隐匿在古巷中历经百年风霜的斑驳老记忆,更加有韵味。
行走在喜洲古镇里,踏在古韵的青石板路,看着穿着当地民族服饰的白族老人来回穿梭,宛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时光都停留在这里,生活显得如此的慢,镇上的小狗们都倚在门口,半眯着双眼,静静的享受这柔软慢时光;和煦的阳光照射在古镇内的老树上,透过树叶散落在地上的光斑犹如星光点点,闪耀在这座遗世独立的古镇里。
舌尖美食——喜洲粑粑
“我走得越远,喜洲粑粑的酥香就越在指尖缠绕”,这句话出自某位采访团诗人的口中,对喜洲古镇特色美食——喜洲粑粑的赞誉之情不绝于口。
喜洲破酥粑粑是喜洲著名的风味小吃,色香味具佳,当地人较为喜欢食的美食之一。几年前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随后便声名鹊起,如今也算是喜洲最重要的一个名片,不少人为了品尝正宗的喜洲粑粑特意跑到喜洲古镇。
喜洲粑粑用麦面烤制出来的饼,可甜咸两种口味,做成圆饼抹上香油之后,把圆饼放入上下都有炭火的平底锅中慢慢烘烤,烤香直至烤酥。成品特色是色泽金黄,口感香、酥、松、甜(咸),油而不腻,倍受人们的喜爱。
破酥粑粑的美味流传至今且深受人们喜爱,对于烤制方法定是有独特之处——粑粑放在炉子下面,用上面的炭火逐渐烤熟,烤制方法一直延续百年以前的传统;每次去喜洲古镇都要到某家粑粑店购买一个,在店门口站立一会,看着店家熟练的手法制作粑粑,然后再放入炉子中,大约十分钟后,一锅黄灿灿、香喷喷、又酥又脆的“破酥”出炉,空气中都弥漫着喜洲粑粑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
”青出于蓝“——喜洲白族扎染
喜洲白族的印染工艺源远流长,古称“绞缬”;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白族传统手工艺的瑰宝。
主产周城、起源于南诏。喜洲扎染的原料为纯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将图案呈不连续点状印在布上,手工按点扎缝成结,以苍山上生长的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作染料,浸泡冷染多次,漂洗,碾平整形,即成蓝底白花的各种图案,图案上有自然晕纹,青里带翠,凝重素雅,薄如烟雾,轻若蝉翅,韵味别致。
在喜洲古镇集市上随处可看到晾在竹竿上的扎染,倚靠在斑驳的墙面上,远远望去,像是步入了古戏剧场景般,轻抚扎染,用指尖感受扎染的工艺,便有想法想要带件回去,向满脸笑容的老奶奶询价,挑选付款放入包中一气呵成,如果喜欢那么就拿下带走,顺便沾染点喜洲古镇的历史气息。
游玩大理,不能不去喜洲古镇。到喜洲古镇去寻幽踏古,感受小镇古今历史的沧桑和变迁,领略大理白族人民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仿佛在欣赏一幅浓缩了白族千年历史斑斑驳驳、古色古香的水墨画。在喜洲古镇,寻得一方静谧之处安放这颗躁动不安的心。
喜洲古镇位于云南省西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北部,全镇共有明代、清代、民国以及当代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上百院白族民居建筑。那独具特色的造型,那几近完美的结构,都给人一种庄重雄浑而又不失轻巧灵透,古朴典雅而又不乏自由洒脱的质感和美感,是到了大理
2018年,云南省诞生了15个创建成效显著的特色小镇,成为了热门话题。这些小镇在哪?具有怎样的特色?将会带来怎样的机遇?《小镇大赏》带您走进云南的15个特色小镇,对话特色小镇创建者。喜洲古镇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喜洲远在南诏大理国时代曾经成为
是谁说过,一辈子没到过云南,没赏过喜洲古镇的风花雪月是一种遗憾。那是位于大理古城北部的一个美丽小镇,东边毗邻洱海,西边靠着苍山,镇子里处处可见雕梁画栋,门楼山墙。这里是白族人民的聚居地,这些建筑的美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在一半的国人挤爆了云南的旺季,我也再次凑热闹重赴大理休闲避暑。前几年来过一次大理,主要在大理古城和洱海边的双廊古镇游玩,那也是凑热闹,这次自驾,有了方便到处跑,因此围着洱海转圈跑,欣赏体验一下当地白族人的日常生活和建筑特色,也就顺便去了位于
如果你喜欢古镇和自然风光,又不喜欢喧闹,来大理一定要去喜洲古镇。这里有着千年的历史,有着保留最好的白族建筑群,有着最美的田园风景,像极了从漫画里跑出来的小镇,也是老舍笔下的世外桃源。建议大家在早上趁太阳不大、游客不多的时候,先导航到“喜林苑。
喜洲古镇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8公里,东临洱海,西枕苍山,以四方街为中心,大小街巷、各色店铺组成了一个开放和谐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小镇一直是白族人民聚居的地方,这里保留着许多白族建筑,时光流逝,质朴的面貌却未曾改变,就算是些许现代商业的融入也没有。
“我想不到,在国内这么偏僻的地方,见过这么体面的市镇,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活水:一出门,便可以洗菜洗衣,而污浊立刻随流而逝。” ——老舍先生的《滇行短记》严家大院这是老舍先生初次到喜洲古镇时,对喜洲的赞美溢表于言辞。而
喜洲一座恬静而优雅的小镇,她没有太多的商业气息,也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适合发呆~- 喜 洲古 街 -踩着古韵的青石板,穿过古老的巷子,去寻找那些遗落在光影斑驳中的历史。漫步在喜洲的小巷,轻轻触摸这里的每一缕气息,欣赏白族传统手工艺——扎染的
喜洲古镇走进喜洲古镇蜿蜒清幽的小巷,踏过被岁月打磨的青石板小路,走过虚掩着古旧木门的老屋,一切都是那么的淡泊安然。现世的浮华已经沉入那古朴寂静的古巷深处。许我一段时光,邂逅一段悠悠往事。喜洲以民俗风情及白族民居建筑为特色,写真及拍照者爱好者。
相比于众所周知的景点,云南大理还有一个悠闲清静的地方,有故事,有韵味,也很受人欢迎,那就是氛围感十足的喜洲古镇。答应我,有空一定要来感受喜洲古镇的微风和暖阳,细品质朴古韵,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在云南,你可以迎着微风,一路都有美景相伴。
来源:云南日报辰时,薄雾未散,远山含黛,满目青翠,白鹭翻飞,露珠静卧于碧绿翡翠上,田园乡韵缓缓流淌。末时,阳光明媚,白云低垂,每当风吹过境,绿浪翻滚,碧波荡漾,稻田花香里的田园牧歌正式唱响。酉时,日渐西斜,红霞满天,炊烟袅袅,稻田蛙声一片,
喜洲位于云南大理古城以北18公里处,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镇,这里有着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从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这些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
提到大理的景区大多数人首先想到大理古城苍山、洱海还有一个休闲的古镇——喜洲古镇在喜洲古镇你能感受到一种含蓄内敛的美可以体验曼妙时光喜洲古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市的北部背靠苍山,东濒洱海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白族历史文化名镇是老舍先生笔下的“东方
在云南大理,藏着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镇——喜洲古镇,东临洱海,西枕苍山,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稻田、黄墙、小馆、青石板路……一年四季,这里的景色让人看着十分舒适,不会有荒田的出现特别是油菜花开的时候,非
来到云南,别总去丽江和大理古城,来喜洲古镇看一看吧,走在古镇中心的四方街,看到了眼前巨大的一块牌匾,这里树立是近代修建的“文明坊”,之前那个古代的留下来的题名坊已经不复存在,但依稀能感觉到历史的存在的痕迹。当年的科举进士中举后纷纷在这里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