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5 23:47:40 | 浏览:3589
这里的山山水水
风俗人情是风景,是诗歌也是画卷
这里民风淳朴
有苗家人的豪爽和开朗
有“一脚踏三省""“湘楚西南门户"之称
这里是湘西——花垣县
边城茶峒
茶峒多次出现在沈从文的笔下,他曾这样描述过茶峒:“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沿山爬去。临水的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贯穿各个码头有一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在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
几十年过去了,除了一条长蛇形的城墙已荡然无存外,茶峒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碧溪、小白塔、水碾房、拉拉渡口都还在,贯穿各码头的河街连同一排排木板吊脚楼也依然存在。这里的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和谐共处,人们仍以一种质朴淡然的方式生活着,没有喧嚣,没有纷争,没有浮躁,就是因旅游兴起而改装的商铺和客栈也是那么的清清静静。
磨老村
从边城出发,沿着一条清脆的小河上行,不足十里,可见一苗族聚集的自然村落,叫磨老。村子与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一河相隔。小河叫清水江,以清脆清纯闻名周边,隶属湖南重要水系沅水支流之一。地方口耳相传,磨老以前叫“木老”,是苗语深山老林之意。苗语“木”、“磨”近音,长期演变,遂成“磨老”。
清水江畔的磨老村,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村落整体呈“Y”形。它背靠驼峰坡,面朝雷公山,南依观音山,北傍白虎山。碧秀的清水江绕村由南向东,迂回北流,奔向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的茶峒。
十八洞村
2017年上映的电影《十八洞村》,将这个深山苗寨的美丽展现得一览无遗。青翠的群山、层叠的梯田、古朴的苗寨……犹如一幅水墨长卷,在青山绿水之间徐徐展开;鸡鸣声,鸟叫声,小孩子的痴笑声……极具生活气息,令人对这个深山里的美丽村寨无限向往。
金龙苗寨
悬崖上的金龙苗寨,是一个纯苗族寨子,村寨依山而建,素有悬崖苗寨的美称。尤其是金龙村对面的山头,形似一伟人长眠于此,传说是苗族人的祖先蚩尤老祖,给这个古老的苗寨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村寨民风淳朴,每到过年等节庆时节,整个苗寨那才叫热闹非凡,男女老少载歌载舞体现真正的苗族风情!
古苗河峡谷
古苗河峡谷传说是由战神蚩尤及他的部下和女儿幻化而成,是一处充满传说故事的天然大氧吧。古苗河是苗族人民的母亲河,被人们赞誉为“崇山明珠”,风景殊绝,融险美于一身。
景区内的栈道,顺着河道蜿蜒,或吊在崖壁上凌空,每一段栈道,都能让人饱览断崖的雄奇和河水的灵秀,可谓道随景转,景随道走,一步一景,景景动人。
大龙洞风景区
大龙洞瀑布是花垣乃至湖南大湘西真正意义上的一张名片,一个地标,一段记忆。进入景区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瀑布,清山绿水,长流不息。瀑布之水,顺流直下,湘西以其优质水源植被名满天下,峒河发源地水源清澈见底,原生态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大龙洞瀑布以极其优雅的身姿伫立在大湘西深山,挺拔,雄伟,远远看去,群山之中一条“银河”滔滔不绝、咆哮而下,如湘西人民一样热情,纯粹!
紫霞湖
湖区风光秀美、自然古朴,湖面开阔,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两岸绵延起伏的低矮丘岗,林木葱郁、绿荫匝地、山水倒影、如诗如画;周围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山、水、村舍,构成了一派完美的湘西田园牧歌。
说到花垣县,不得不提赶秋节
赶秋节
苗族赶秋,苗语“交秋”,汉语又叫“苗族赶秋节”,是苗族盛大传统节日,由村寨轮流举办。立秋当天,东道主村寨设立秋场,摆设好秋门、八人秋、祭祖场、民间体育竞技场、民俗文艺演出场等,以及准备好拦门酒、杀猪宰牛,迎接各村寨的苗歌、苗鼓、民间体育竞技、法师、玩龙舞狮、民间传统舞蹈等队伍,以及作客的大舅爷、二舅爷。
人们聚在一起,欣赏和表演祭祖接龙、打八人秋、打苗鼓、唱苗歌、上刀梯、跳司刀绺巾舞等节目,共庆丰收。散场后,苗族青年男女三三两两赶“边边场”,聚集在山坡上对情歌,找情郎,约会交往,喜满秋场,情满苗乡。
花垣
是一场我等你的约定
我知道你会来
所以我等
免责声明:
文中部分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版权归版权人所有,如无意侵犯了媒体与个人的知识产权,请告知,我们立即予以删除。
沙溪古镇大理周边的沙溪古镇,古朴安静而精致,漫步古街红砂石板,登上古戏台,看一看四方街铺面和马店,走一走黑潓江上玉津桥,到兴教寺感受各种流派佛教合而为一的寺庙,听一听沙溪洞经古乐,体会古老民族的古音乐的韵味…古镇的夜晚特别安静幽美,在这里静
双廊古镇——下关风 上关花 苍山雪 洱海月大理的美,不是江南小镇的那种柔美,也不是丽江那样的浮华。它就像一位清纯自然的邻家女孩,含蓄、素颜、原汁原味。在大理,上苍山、下洱海,看过上关的花、也吹过下关的风,绕环海路骑游过,在客栈发呆过。而这,
澳门旅游塔澳门塔,位于南湾新填海区D区域1号地段,是全球十大观光塔之一,而作为观光塔为全球第8高塔,它也是超越巴黎埃菲尔铁塔的东南亚最高观光钢塔。杭州余杭·塘栖古镇塘栖镇区的东南有超山诸峰,素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称,与碧波涟漪的丁山湖形成
喜洲古镇位于云南省西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北部,全镇共有明代、清代、民国以及当代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上百院白族民居建筑。那独具特色的造型,那几近完美的结构,都给人一种庄重雄浑而又不失轻巧灵透,古朴典雅而又不乏自由洒脱的质感和美感,是到了大理
江苏的惠山古镇位于无锡市区西部,锡山与惠山的东北坡麓,东临京杭大运河,西依惠山寺,明清以来就是全国重要的“米市”“布码头”,素有“食供四方,衣被天下”之称。因其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惠山古镇成为历代有识之士营建别墅园林或大规模修建祠堂的理想之。
双廊古镇是洱海边上最美的一个村镇,许多的游客都会选择在这里游玩和感受洱海的美景。洱海边上很多的好玩的景点也都在双廊古镇,或者在双廊古镇附近。许多的情侣都会选择骑行洱海游玩,洱海最佳的骑行点就是从双廊古镇出发,骑行环湖东路或者环湖西路。在了解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只有去过双廊的人,才会对句话深信不疑。妩媚动人的洱海是双廊的养分,多少路上的诗人不断靠近这里,只为汲取天地之间的精华,洗涤内心污浊与浮躁。双廊位于洱海东北面湖畔,其两边有小岛环抱,故得名“双廊”。双廊以前
决定去双廊是在一个冬天,我从地铁上下来,通道里刺骨的寒风带着地铁站特有的气味像我袭来,我一步一走出站台,一声声的脚步声跟随着我,突然想起了双廊。书里说双廊位于没有严寒的大理,那是个美丽的地方,人们热情好客,建筑多是古朴精美的民居,还有那宛如
在一半的国人挤爆了云南的旺季,我也再次凑热闹重赴大理休闲避暑。前几年来过一次大理,主要在大理古城和洱海边的双廊古镇游玩,那也是凑热闹,这次自驾,有了方便到处跑,因此围着洱海转圈跑,欣赏体验一下当地白族人的日常生活和建筑特色,也就顺便去了位于
如果你喜欢古镇和自然风光,又不喜欢喧闹,来大理一定要去喜洲古镇。这里有着千年的历史,有着保留最好的白族建筑群,有着最美的田园风景,像极了从漫画里跑出来的小镇,也是老舍笔下的世外桃源。建议大家在早上趁太阳不大、游客不多的时候,先导航到“喜林苑。
喜洲古镇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8公里,东临洱海,西枕苍山,以四方街为中心,大小街巷、各色店铺组成了一个开放和谐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小镇一直是白族人民聚居的地方,这里保留着许多白族建筑,时光流逝,质朴的面貌却未曾改变,就算是些许现代商业的融入也没有。
安徽,长江、淮河流经这里,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大别山等名山美景闻名世界,徽派建筑古村落的水墨淡雅,徽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等多元的文化级特征在这里体现,而皖南与淮北的景致与文化又各不相同,非常值得一赏。长江以南的皖南
“我想不到,在国内这么偏僻的地方,见过这么体面的市镇,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活水:一出门,便可以洗菜洗衣,而污浊立刻随流而逝。” ——老舍先生的《滇行短记》严家大院这是老舍先生初次到喜洲古镇时,对喜洲的赞美溢表于言辞。而
喜洲一座恬静而优雅的小镇,她没有太多的商业气息,也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适合发呆~- 喜 洲古 街 -踩着古韵的青石板,穿过古老的巷子,去寻找那些遗落在光影斑驳中的历史。漫步在喜洲的小巷,轻轻触摸这里的每一缕气息,欣赏白族传统手工艺——扎染的